13400075866
当前位置:建筑修缮网  -  本地文章  -  技术分享

中国古代建筑修缮

2022/9/5 19:49:33

来源:文物世界

评论:0

浏览量:1.78万

中国古代建筑修缮“修旧如旧”的范例——由平顺县龙门寺《重修天王殿记》碑载述谈起

《文物世界》 2011年01期

古建筑历经岁月递嬗、朝代更替,自然损毁势在必然,历代均有重修和修葺。然历史上对古建筑的修缮能自觉做到“视新尤乎旧也”、“覩今仍乎古也”者却为鲜见。山西省平顺县龙门寺天王殿400多年前的一次重修堪称“修旧如旧”的典型范例。

平顺县石城镇源头村北的山坳里,有一座集五代后唐、宋、金、元、明、清六朝建筑于一寺的古建筑群落,名龙门寺。据寺内碑文记载,龙门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元年(550年)。被誉为“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”。寺内天王殿位于中轴线第一进院南端,现为山门,三开间,进深四椽,悬山式屋顶。柱头间连接用普拍枋和阑额,柱头卷刹明显,柱头斗栱五铺作,前檐双下昂,后檐单抄单昂,补间铺作仅当心间一攒,五铺作华栱两侧各加斜栱一缝。梁架四架椽屋四椽栿分心用三柱。天王殿用材硕大,做法规整,虽无确切建年,从大木构建判断应为金代遗构。

龙门寺内明万历九年 (1581 年)《重修天王殿记》载∶"兹有四大天王殿门壁倾颓,瓦脊崩坏,历年深无记,不复考证矣。于是有僧派真讳修,………于隆庆二年内募化善信,载力烧塑脊瓦完成,运送至寺,其僧真修一旦命卒,其功废矣。后于万历六年内…重振济始成终之意纠众捐资,命工修葺,一概完美。乃经始于隆庆二年之冬,落成于万历六年之春。""自今观之,焕然维新,燥然观美。虽华固不为奢,虽费亦不为靡。视新尤夫旧也,而何有于改乎!靓今仍乎古也,亦何有于革乎?若此者可谓善于修建者也。"从碑记中可以看出∶天王殿此次修葺除屋顶瓦作、脊饰琉璃照原样烧制更换外,对大木构件并无改动,现存构件证实完全保留了初建时的结构特征和手法,使原建风格得以较为完整保留。另龙门寺内存明嘉靖三十九年(1560年)《重修千佛阁碑记》载∶"虽春秋传曰∶宫庙即远有毁而无似不可复建也。殊不知,神圣不同而报祀亦异。惟佛生于世乃梵王太子,□王堂之荣,而刻尝修行以成佛道,乃神之主。圣之,望生老病死苦溥渊泉之泽也。若是则殿宇毁者修之,废者兴之,虽华而不为奢,虽费而不为靡。"由此可见,龙门寺主持僧人对已毁建筑的复建也是取非常审慎的态度。

在当时以追求"殿宇辉煌"、"焕然一新"为主流的大环境下,修葺的是佛教寺院,不同于现在确立为文物,必须严格按照文物维修的大原则进行。因此,在400多年前能做到"视新尤夫旧也,而何有于改乎"确实难能可贵。碑文是一个叫陈环的文人撰写的(陈环生平不详),应该说是据实直书,真实地反映了"真修循规蹈矩,素有操持,乃祖风是务"的修缮祖规。也反映了主持修缮僧人的指导思想和追求。

那么,主持修缮的僧人焉何能有"修旧如旧"的主导思想,给后人留下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?笔者不揣冒昧推测,原因有二∶

一是主观因素。龙门寺是周边地区创建最早、规模最大的一座佛教寺院,在当地僧俗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,尤其是历代文人墨客、仁人志士怀揣周游名山大川和探访古迹的兴致,造访龙门古刹,并留下了许多赞美的诗篇。如宋政和二年(1112年)苏门孙渤留下了《题龙门山寺》∶涧水激潺溪/危峰百丈峭 /山僧道真心/缔构甚殊妙/殿阁多峥嵘/丹壁互相照/我来虽抱檄/乃得尘外笑/秋声起岩壑/宛若苏门啸/下步穷水源/高摄白云峭/岂期俗士驾/放目一览眺/微官安足荣/归与从荷葆(孙渤生平、职官不详。从诗文内容看应是公干路过。有远见卓识的主持僧人在修葺时为保持古刹的风貌,维护龙门古刹在当地的神圣地位和影响,自觉采用了"修旧如旧"的主导思想是其主观因素。

二是客观条件。龙门寺所处地区为暖温带季风气候,夏季降水比较集中,很少有阴雨连绵的情况,且海拔较低,气温较高,蒸发量相对较大,空气湿度很低;冬季严寒干燥,不利于有害昆虫越冬。因此,当地气候条件,决定了大木构件受自然侵害而产生病害的可能性很小,利于古建筑的长久保存。再者,当地财力状况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。在明代万历期间,平顺县共有四个乡31 个里 12012人。从龙门寺历代重修碑涉及民间捐款范围看,基本是浊漳河沿岸的7个里,人口约4000人。当地耕地较少,只有沿河两岸有少量可以灌溉的水浇田,百姓生活并不富庶。这两者在客观上形成了大范围、大规模改动的不必要和不可能因素。

龙门寺历经千年风霜能得以完整保留至今,除有类似于"真修"这样一批"善于修建者"外,还有当地百姓对龙门寺的虔诚和慷慨施舍。这些也促使我们倍加珍视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。

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《文物保护暂行条例》第十一条中规定∶"一切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纪念建筑物、古建筑、石窟寺……··在进行修缮、保养的时候,必须严格遵守恢复原状或者保存现状的原则。"2007年新修订的《文物保护法》在二十一条中规定∶"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、保养、迁移,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。"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制定的《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》中更为具体地规定了∶"必须原址保护"、"尽可能减少干预"、"必须保护文物环境"等保护原则。这些保护和修缮原则被概括为"修旧如旧"原则。平顺县龙门寺天王殿此次修缮自觉运用了这一原则,传承了古建筑修缮的文化精粹,最大可能地保存了历史信息和文物价值,实乃中国古代建筑修缮"修旧如旧"的范例。

(作者工作单位∶山西省平顺县文物旅游中心)

评论 
还没有人评论此条信息!
发布评论:
评论内容:
验证码:
点击更换图片
看不清?换一张
热门内容:
13400075866
  • Q Q: 303815827
  • 微信: 13400075866
  • 客服微信二维码
  • 公众号二维码
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
微信小程序
Copyright © 2024 “建筑修缮网”版权所有  |  ICP证:苏ICP备19055838号  |  技术支持:建筑修缮网(v2024.1)  |  
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,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,交易风险自负!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,举报信息、删除信息联系客服